在临床实践中,葡萄糖酸钙注射不当可能引发诸多问题,如局部刺激、心律失常等。因此,无论是医护人员还是患者及其家属,都有必要清楚葡萄糖酸钙注射的操作规范与注意事项。下面就从各个方面为大家展开讲解。
注射前的准备
药物检查:在进行葡萄糖酸钙注射前,要仔细检查药品的名称、剂量、有效期等信息。查看药液有无浑浊、沉淀、变色等异常情况。例如,若发现药液中有异物或变色,应立即停止使用该药物,以确保用药安全。
患者评估:了解患者的病情、过敏史等情况。询问患者是否对葡萄糖酸钙或其他钙制剂过敏,若有过敏史则不能使用。同时,评估患者的血管情况,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一般常用的注射部位有手背静脉、前臂静脉等。

物品准备:准备好所需的注射物品,如注射器、消毒用品(碘伏、酒精棉球等)、止血带、棉签等。确保注射器的型号与药物剂量相匹配,消毒用品在有效期内。
注射操作步骤
消毒:用碘伏消毒注射部位的皮肤,消毒范围直径应大于5厘米。消毒后等待片刻,让碘伏充分发挥作用,再用酒精棉球脱碘,以减少碘伏对皮肤的刺激。
穿刺:扎上止血带,使静脉充盈。以合适的角度进针,见回血后再将针头沿静脉方向平行推进少许。穿刺过程要动作轻柔,避免刺破血管。
推注药物:确认针头在静脉内后,开始缓慢推注葡萄糖酸钙。推注速度不宜过快,一般每分钟不超过2毫升。过快推注可能会引起患者面部潮红、恶心、呕吐、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
拔针:药物推注完毕后,用干棉签按压穿刺部位,迅速拔针。按压时间一般为3-5分钟,以防止出血和淤血。
特殊情况处理
渗漏:若在注射过程中发生药物渗漏,应立即停止注射。可采用局部热敷的方法,促进药物吸收,减轻局部肿胀和疼痛。也可遵医嘱使用相应的药物进行局部封闭治疗。
不良反应:如果患者在注射过程中出现不适,如头晕、心慌、呼吸困难等,应立即停止注射,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例如,若出现心律失常,应及时进行心电监护,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注射后的观察
局部情况:观察注射部位有无红肿、疼痛、淤血等情况。若发现局部有异常,应及时处理。一般在注射后1-2小时内要密切关注局部变化。
全身反应:观察患者有无全身不适症状,如恶心、呕吐、发热等。询问患者的感受,若患者出现异常反应,应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注意事项
药物相互作用:葡萄糖酸钙与某些药物可能会发生相互作用,如洋地黄类药物。使用葡萄糖酸钙期间应避免同时使用洋地黄类药物,以免增加洋地黄类药物的毒性。
监测血钙:在注射葡萄糖酸钙过程中,要定期监测患者的血钙水平。根据血钙情况调整药物剂量,避免血钙过高或过低。
饮食注意:注射葡萄糖酸钙后,患者应适当增加含钙丰富的食物摄入,如牛奶、豆制品等。同时,避免食用过多含草酸的食物,如菠菜等,以免影响钙的吸收。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疑问,可以点击在线免费咨询。
- 上一篇:黑芝麻的钙好吸收吗?饮食补钙的小知识!
- 下一篇:孩子成长吃什么钙好?助力孩子长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