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HD不仅影响着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还可能对其社交和心理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掌握ADHD的诊断标准和使用自测表进行初步评估,能让我们在早期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ADHD的相关知识。
adhd是什么病的简称?
定义:ADHD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Disorder)的简称,它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主要表现为与年龄和发育水平不相称的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和冲动行为,常常会影响孩子的学习、社交和日常生活功能。
常见人群:ADHD在儿童中较为常见,根据研究,全球儿童ADHD的患病率约为5%-7%。不过,部分患者的症状也可能持续到成年期,成年ADHD的患病率约为2.5%。
影响:患有ADHD的孩子在学校可能难以集中注意力听讲,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在家庭中,可能因为多动和冲动行为与家人产生冲突。成年患者则可能在工作和人际关系中遇到困难,影响职业发展和生活质量。
adhd诊断标准
症状标准:按照美国精神医学学会出版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ADHD分为三种类型:注意力不集中型、多动冲动型和混合型。注意力不集中型表现为经常粗心犯错、难以保持注意力、容易丢三落四等;多动冲动型表现为坐立不安、经常奔跑喧闹、难以安静等待等;混合型则兼具两者症状。
病程标准:症状必须在12岁之前出现,并且持续至少6个月。这些症状需要在两种或以上的环境中出现,比如学校和家庭,以排除是特定环境因素导致的行为问题。
严重程度标准:症状必须导致明显的功能损害,如在学业、社交或职业功能方面出现问题。并且症状不能用其他精神障碍来更好地解释,如焦虑症、抑郁症等。
专业评估:诊断ADHD需要由专业的医生进行评估,通常包括对患者的临床访谈、行为评定量表评估、家长和老师的报告等。必要时还可能进行神经心理测试、脑电图等检查,以辅助诊断。例如,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的儿童精神科专家在诊断ADHD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他们会综合多方面的信息进行准确判断。
adhd自测表
常见自测表:有多种ADHD自测表可供使用,如Conners儿童行为量表、SNAP-IV评定量表等。这些量表通常包含多个关于注意力、多动和冲动行为的问题,家长或老师可以根据孩子的日常表现进行评分。
使用方法:在使用自测表时,要根据孩子近6个月内的实际情况进行如实填写。评分后,可以对照量表的评分标准进行初步判断。但需要注意的是,自测表只能作为初步筛查工具,不能替代专业的诊断。
局限性:自测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它可能受到填写者主观因素的影响。而且,一些其他因素如情绪问题、睡眠不足等也可能导致类似ADHD的症状,从而影响自测结果的准确性。所以,如果自测结果提示可能患有ADHD,应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如北京儿童医院、上海精神卫生中心等,寻求专业医生的进一步评估。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疑问,可以点击在线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