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玩手机停不下来,是许多家长面临的难题。强行制止可能会引发孩子的抵触情绪,而高情商的妈妈则会用智慧的语言与孩子沟通。这些话术不仅能让孩子心甘情愿地放下手机,还能增进亲子间的感情。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
用共情拉近距离
理解孩子的感受:妈妈们可以这样说:“宝贝,妈妈知道手机里有很多好玩的东西,像那些有趣的游戏、精彩的视频,你玩得正开心的时候让你放下,肯定有点舍不得。就像妈妈看到好看的电视剧,也不想马上关掉呢。”这样的表达让孩子感受到妈妈的理解,拉近了亲子间的距离,为后续的沟通奠定良好基础。
强调危害引起重视
说明对身体的影响:“宝贝,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你的眼睛会很累的。就像一辆车一直跑不休息会出故障,眼睛也是一样。要是视力下降了,以后看东西模模糊糊,连黑板上的字都看不清,那多影响学习呀。”通过形象的比喻,让孩子明白玩手机对身体的危害。
提及对社交的影响:“你一直玩手机,就会忽略身边的人和事啦。你看上次咱们出去和小伙伴玩,你只顾着看手机,都没和大家好好交流,小伙伴们可能心里会有点失落呢。咱们多和身边的人互动,才能收获更多的快乐呀。”让孩子意识到过度玩手机对社交的不良影响。
提出替代方案
推荐有益活动:“宝贝,咱们不玩手机了,妈妈陪你玩个好玩的游戏怎么样?比如下棋,它能让你变得更聪明;或者咱们一起去公园骑自行车,呼吸新鲜空气,还能锻炼身体。这些可比一直玩手机有趣多啦。”为孩子提供有吸引力的替代选择。
设置规则并承诺
制定合理规则:“我们来定个小规则好不好?每天只能玩半小时手机。只要你遵守这个规则,其他时间你可以自由安排自己喜欢的活动。妈妈相信你是个守信用的好孩子,一定能做到的。”明确规则,让孩子有章可循。
给予奖励承诺:“要是你连续一周都遵守这个玩手机的规则,周末妈妈就带你去你最喜欢的游乐场玩,好不好?这样既满足了你玩的愿望,又能控制好时间。”用奖励激励孩子遵守规则。
鼓励自我管理
相信孩子的能力:“宝贝,妈妈觉得你已经长大了,有能力自己控制玩手机的时间。你可以自己设定一个闹钟,时间到了就自觉放下手机,这可是很厉害的自我管理能力哦。妈妈相信你一定能做好。”激发孩子的自我管理意识。
分享自身经历
讲述亲身故事:“妈妈小时候也喜欢看小人书,一看就停不下来。但是后来发现看太久眼睛不舒服,而且还耽误了写作业。从那以后,妈妈就学会控制自己啦。你看现在妈妈能合理安排时间,工作和生活都不耽误。所以你也可以像妈妈一样,学会控制玩手机的时间哦。”通过分享自身经历,让孩子更有共鸣。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疑问,可以点击在线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