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职业病?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的相关规定,职业病是指用人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有毒、有害物质等职业危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怎样界定职业病?职业病和职业相关疾病有何区别?
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现在职业病分10类共115种,需满足三个要素:一是患病主体须是用人单位或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二是在从事职业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三是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有毒、有害物质等职业危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有的人可能认为,凡是与职业相关的疾病就是职业病,其实不然,如一些医生因经常上夜班而导致的神经衰弱、一些老师因长期站着讲课而患上的腰病等都不能称为职业病,而只能称为职业相关疾病。
由此可以发现,职业相关疾病的范畴要大,更重要的是职业相关疾病也见于非职业人群。
职业病为何要结合职业史来诊断?
职业病的诊断与其他疾病的诊断有很大区别。一般疾病的诊断主要看病人的临床表现,而职业病的诊断则需要考虑许多的因素,其中的职业史即是十分重要的一点。职业史能反映出病人是否接触过职业危害因素。其次还要看病人的危害接触史,通过对现场环境的监测,如空气中含某一有害物质的浓度等来判定病人接触的危害因素与职业病是否有必然的联系,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最后才看病人的临床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