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生育年龄的正常女性,如果月经周期正常,每个月会排出一个成熟卵子。每个月只会有一个排卵期,并且排卵期有一定的规律。所谓排卵期,想借此期间怀孕成功的就叫同房期,想避开怀孕的就叫危险期。但是因为许多女性不知道怎么算排卵期,导致想怀孕的错过了时机怀不上,想避孕的确又意外怀孕,对此很苦恼。
排卵期计算法,目的在于为女性健康提供服务。一般分为推算法、宫颈粘液法、测量基础体温法、用排卵试纸自测、点滴出血观测法、B超监测法、基础体温法、乳头触痛法。
1、推算法
♦对于月经周期正常的:
女性排卵是受脑下垂体和卵巢的内分泌激素的影响而呈现周期性变化,每个月1个周期,而排卵日与下次月经开始之间的间隔也比较固定,一般在14天左右。那么根据排卵和月经之间的这种关系,就可以按月经周期来推算排卵期。这也是安全期避孕法的理论根据,因为在月经周期里除了月经期和排卵期,其余的时间均为安全期。
例如,以月经周期为30天为例来算,这次月经来潮的第1天在9月29日,那么下次月经来潮是在10月29日(9月29日加30天),再从10月29日减去14天,则10月15日就是排卵日。排卵日及其前5天和后4天,也就是从10月10-19日这十天为排卵期。
用这种方法推算排卵期,首先要知道月经周期的长短,也就是说要有很正常或是有规律的月经周期,才能推算出下次月经来潮的开始日期进而才能算出排卵期,所以只能适用于月经周期正常的女性。
♦对于月经周期不正常的:
排卵期计算公式为:排卵期第一天=最短一次月经周期天数减去18天;
排卵期最后一天=最长一次月经周期天数减去11天。
例如月经期最短为28天,最长为37天,需将最短的规律期减去18(28-18=10)以及将最长的规律期减去11(37-11=26),所以在月经潮后的第10天至26天都属于排卵期。
正确的掌握排卵期,对于年轻女性来说很重要:想怀孕的,在排卵期的第一天开始,保持两天做爱一次的频率,坚持几个月,如无特殊情况,一般会怀孕的。而不想怀孕的女性,则需要错过这几天过性生活,这时候,排卵期就会被称为另外一个名词:危险期。
2、宫颈粘液法
月经干净后,宫颈粘液常稠厚而量少,甚至没有粘液,称“干燥期”,提示非排卵期。
月经周期中期随着内分泌的改变,粘液增多而稀薄,阴道的分泌物增多,称“湿润期”。
接近排卵期时,粘液变的清亮,滑润而富有弹性,如同鸡蛋清状,拉丝度高,不易拉断,出现这种粘液的最后一天±48小时之间是排卵日,因此,在出现阴部湿润感时即排卵期,也称“易孕期”。
计划受孕应选择在排卵期前的“湿润期”。
3、用排卵试纸自测
排卵试纸是通过检测黄体生成激素(LH)的峰值水平,来预知是否排卵的。女性排卵前24~48小时内,尿液中的黄体生成激素(LH)会出现高峰值,用排卵试纸自测,结果就会显示为阳性。
具体测试方法,一般在排卵试纸包装上都有说明(须严格按照说明做,才能尽量减少误差)。与早孕试纸不同的是,不可使用晨尿,应采用每天同一时刻的尿样,收集尿液前2小时应减少水分摄入,因稀释了的尿样也会妨碍LH峰值的检测。
如果月经周期比较规律,应在经期前14天(也就是预计的排卵时间),在这个时间的前三天加后三天,连续六天测定;如果月经不规律,在月经干净后第三天开始测。
试纸上两条杠一样深或第二条杠比第一条杠还深,就说明将在24~48小时内排卵。
需要提醒的是,试纸虽然使用方便,但由于制作过程、自测者本身等原因,准确率大概只有75%。
4、点滴出血观测法
卵泡从卵巢中排出时,会把卵巢壁撕破,引起局部出血。通常,这一点点血很快就在腹腔内被吸收了。但也有少数女性,出血量比较多,血液就会经过输卵管、子宫、阴道流到体外,在内裤上出现点滴样的血迹,有的女性把它称为“小月经”,医学上称之为“排卵期出血”。
5、B超监测法
通过B超检查,有经验的医生会看到卵泡从小到大排出来的过程。这个方法应该是最准确的。
6、白带观察法
在一个月经周期中,白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在两次月经中间的那一天,白带又清、又亮、又多,像鸡蛋清,更像感冒时的清水样鼻涕,这天就是排卵期。
7、基础体温法
每天清早醒来,在没有任何活动时立即测体温,这种体温被称为“基础体温”。每天测得基础体温标在方格纸上,可发现在排卵期前两周,基础体温往往低于36.5摄氏度,而排卵期后两周基础体温往往高于36.5摄氏度。即一个月中,出现基础体温前低后高的双向曲线,这个双向曲线开始变高的那天就是排卵期。由于两个卵巢交替排卵,所以一般要至少测定三个月,才能真正了解双侧卵巢的排卵情况。
8、乳头触痛法
女性们有一个体会,就是有时候乳头显得非常敏感。在洗澡、换内衣等乳头受到碰擦、挤压时会感到疼痛。这是因为乳头和乳腺管对雌激素很敏感,在排卵期产生的雌激素的作用下,乳头变大、变红、颜色变深,感觉变得很敏感,同时乳腺导管会变粗、变大、变长,把乳头往外顶。(参考网站:太平洋亲子)
- 上一篇:备孕二胎 这三大调理必不可少
- 下一篇:70后妈妈想要二胎 这些备孕指南赶紧g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