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例1 城南一所幼儿园老师打进热线讲述孩子的攀比故事:他们比房子大小、假期休闲、豪车等,有一次听到小朋友们笑嘻嘻地喊一个小男孩:“小局长”。“我以为他们是开玩笑或过家家。”陈女士一问,那个男孩自己先嚷起来了:“因为我爸爸是局长啊,我就是小局长啊。”
事例2 两个小男孩在班上比玩具。家人来接了,一个是开车来,一个是爷爷骑自行车来。家人有车的小男孩爬上车后,拿出一个跑车模型,对另外那个小男孩说:“你看,这都是从日本带回来的!”
心理分析:
既然子承父业的情形不在少数,父母的职业对于子女的影响,当然不容低估。更何况,孩子之间的称呼,其实未必就如成人想象的那般复杂。
把医生的孩子叫成“小大夫”,把老师的孩子称作“小教师”,人们都习以为常,那么,局长的孩子被称作“小局长”,似乎也不必上纲上线,就此便认为“官二代”思维波及到了幼儿园的孩子,的确可能是过于敏感了。
不过,当“父母开什么车来接?”、“多大房子?”、“假期去哪里玩?”、“家住哪个方位?”、“玩具在哪里买的?” 、“妈妈用什么化妆品?”成为幼儿园孩子相互攀比的话题时,如此背景下,“小局长”的称谓会不会是家长身份攀比留下的印记?“小局长”的出现会否改变幼儿园本该保留的纯真?
事实上,孩子们并不生活在真空中,孩子们的思维、行事方式,其实不过是对成人世界的模仿。既然如此,孩子们之间的攀比,其实更应看到其背后的成人身影;至于幼儿园版的“官帽加身”,根子也同样在成人社会中“官本位”的权力观。
是什么让孩子失去了应有的童真?
网上投票调查显示:64.98%的人选择“整个社会大环境的作用”;14.90%的人认为“电视、网络等大众媒体的影响”;13.23%的人则认为:“大人影响了现在的小孩子。”
- 上一篇:小孩看电视小心看出孤独症
- 下一篇: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