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是人生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如今儿童的性早熟和青少年性犯罪的增多,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作为家长如何科学地对孩子进行性教育,是关系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一个课题,家长仍必须认真对待。
不同的回答导致不同的结局
刘莉莉抱着儿子到朋友家里玩,儿子撒尿时,朋友急忙从床底下拿出了女儿琳琳的小塑料便盆,接着淘气包的“小鸡”描绘出细细的弧线,一会儿,琳琳搂着妈妈的脖子,咬着耳朵悄悄地问:“小弟弟有‘小鸡’,我怎么没有?”朋友吃了一惊,不知如何回答女儿的提问。
刘莉莉是一家医院的大夫。她看了看朋友,微微地会心一笑,替她解围说:“琳琳,因为你是女孩呀!”“阿姨,女孩为什么没有‘小鸡’呢?”琳琳接着问。朋友的脸上似有愠色,刘莉莉急忙示意,不要阻止孩子的提问,说:“因为男孩和女孩不一样啊!”琳琳没有得到确切的回答,睁着两只水汪汪的眼睛,幼稚的脸蛋上写满了期盼,问:“男孩和女孩为什么不一样!”“琳琳的问题,阿姨也说不清呀!”刘莉莉鼓励她说:“琳琳以后好好学习吧,长大了,弄清了这个问题告诉阿姨好不好呀?”琳琳挺高兴,说:“我知道了,一定告诉阿姨。”
同一个问题:小弟弟有“小鸡”,我为什么没有?由于家长的回答不同,导致的结果也大不相同。一位母亲是这样回答的:“小弟弟的‘小鸡’是多余的,等我有时间,用剪子给他剪掉。”
一天,父母下地了,小姐姐想起了妈妈的话,找出了剪刀,乘小弟弟在熟睡中,一剪子下去,把小弟弟的“小鸡”剪了下来,鲜红的血立刻向外喷涌。面对小弟弟凄惨的哭喊声,小姐姐吓呆了……
家长要给孩子补上性教育课
孩子从三四岁到上小学这段时间,求知欲特别强,对周围的什么事情都想“打破沙锅璺到底”。
而今的电视剧、电影、多有搂抱、接吻和床上戏的镜头。对于好问的孩子来说,可能会提出许多让家长难以解答的问题。诸如“叔叔为什么压在阿姨的身上?”“孩子是从哪里来的?”“避孕套是做什么用的?”等。记者日前采访了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和首都师范大学性健康教育研究中心的专家。一致认为当前应重视对孩子的性知识的教育。
北京的一所大学对4个年级的学生进行了一次随机抽样调查,从影视作品、互联网、书报、杂志上获取性知识的占81%,而从父母那里获取的只占0.3%,少得实在可怜,约30%的母亲在女儿来月经之前没有告诉孩子月经是怎么回事和如何处理。许多家长没有性教育的经验,甚至自己就是性知识的“文盲”,当孩子问及性知识方面的问题时,扭扭捏捏,总是说些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话,即使有性知识的家长,也不敢和孩子开展关于性知识的对话。
由于对性知识一无所知而进入误区的孩子并不少见。一个12岁的女孩由于和男同学做“游戏”而怀孕;一个11岁的女孩由于“执著”于恋情,离家出走,把孩子生于厕所。
性教育要从小抓起
据京伦家庭科学中心与《人之初》杂志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上海、北京、广州的2250名高中生,对“女孩来月经,男孩开始遗精,是否有了生育能力”,表示“不知道”和“不是”的占46%,学生缺乏起码的性安全知识,实在令人担忧。
芬兰出版的《我的身体》的一书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一个小女孩问爸爸她是从哪里来的。爸爸回答说:“两只蝴蝶趴在一起是为了生小宝宝。有一天,你妈妈对我说,咱们也要个小宝宝吧。于是爸爸的精子就钻到了妈妈的卵细胞中,就有了你!那时的你只有针尖那么大,之后,你在妈妈的肚子里一天天长大,最后钻了出来,我们就有了一个宝宝。”
文章的段落之间有一幅幅插图,形象地解释着文字的含意,有精子冲击卵细胞的画面;有不同时期发育的胎儿;最后是母亲分娩出带脐带婴儿的场面。文字和画面纯朴自然地讲述着孩子有时不太理解的现象。
美国的学校,从小学二年级就着手进行性教育。日本的小学,二年级的生理教科书上就有《生命的起源》。而在我国,课本上仅有的几篇生理卫生的章节,也大多被老师有意地跳过。
专家们说,对于孩子提出的问题,一是要科学地进行解释,不要信口雌黄,误导孩子,诸如男孩的“小鸡”是多余的,等我有时间用剪子给他剪掉,结果酿成了悲剧。二是实在难以回答的,要和孩子一起查字典及有关书籍,让孩子自己去看,从而使孩子养成对不懂的事物积极向“老师”请教的好习惯。三是正视现实和国情,在对孩子进行性教育的同时,要进行性道德教育,两者不可偏废。
- 上一篇:孩子模仿大人亲吻怎么办
- 下一篇:孩子性教育 科学方法是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