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健康网 > 育儿 > 孕期 > 孕期知识 > 正文
印度女子产下奇特双胞胎连体婴 连体婴儿怎么产生

2015-12-25 16:09来源:领育网

导语
印度女子产下奇特双胞胎连体婴,共有4只手2只脚。那么,连体婴儿怎么产生的呢?该如何预防呢?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连体婴 连体婴儿是怎么形成的 双头连体婴

  据外媒报道,印度一名妇女近日产下双胞胎连体婴,这对兄弟共有2个头、4只手、2只脚,家人们对于这对兄弟的模样感到非常惊讶。虽然男婴目前十分健康,但医生认为存活机率并不乐观。

  报道称,25岁的印度女子德维(Guddo Devi)近日在北方邦(Uttar Pradesh)一间医院剖腹产下连体男婴,连体婴腹部相连,兄弟俩共享大多数的器官。

  他27岁的先生辛格(Dalvir Singh)表示:“我从来没有想过我会拥有连体婴孩子,一旦孩子们出院,我会带他们立刻到大医院,咨询专家进行切割手术”。

  负责为德维接生的医生认为,虽然两人健康状况良好,不需要特别安置于特殊监护病房,而是交给母亲照顾。但是,连体婴一般活得不久,生命都相当短暂。

  据悉,德维从来没有进行过超声波检查,在怀孕期间都没有感到不适,产检也没发现任何异状。医生说他们在最后一刻才知道德维怀的是奇特连体婴。

  连体婴儿

  连体双胞胎是一种罕见的先天畸形,在5万~10万次怀孕中只有一例,大多数连体双胞胎在胚、胎期就死亡了,能活着分娩下来约为20万次分娩一例。这么少的“幸存者”出生后也常因重要器官畸形或喂养、医护不当而夭折。

  连体婴儿是受精卵早期分裂不完全造成的,女性多于男性,比例为3:1。正常情况下,受精卵在受精后8到12天分裂成两个,如果在13到15天之间分裂,就会出现连体婴儿。因为过于罕见,比例在五万分之一到二十万分之一,其具体原因还不清楚,只知道在拉美人中多于在欧美人中,在南亚、非洲也多于其他地区。没有明显的症状能够在怀孕期间发现是连体婴儿,有可能生长过快,孕妇在怀孕初期更容易疲倦、恶心、呕吐。连体婴儿可以在第一产程用常规超声检测出来。

  连体婴儿多于胸、骨盆、头部和臀部相连,有可能共享一个或多个内部器官,极少数情况,会出现一大一小不均等发育的情况。连体婴儿必须剖腹产,大约40%到60%的连体婴儿是死胎,剩下的35%只能存活一天,只有一半能够存活到做分离手术。

  连体婴儿产生的原因:

  环境影响

  连体婴儿是一种罕见的先天胎儿畸形,在怀孕前3个月期间,外界环境对胎儿的成长影响很大。如孕妇长期受噪音、电磁辐射、多铅的环境的影响。都可能会导致胎儿畸形。家庭装修的材料劣质,导致甲醛、苯等有毒气体浓度过高,都会导致胎儿畸形。

  不良的饮食习惯

  怀孕期间不注意饮食,依然我行我素。熬夜、抽烟、喝酒、浓度咖啡过量等习惯不变,也是导致胎儿畸形的原因。

  产检意识薄弱

  有点人认为只要怀孕前做一检查就够了,夫妻都健健康康,生下来的孩子很定也没问题。殊不知,正是他们存侥幸心理,才是导致悲剧发生的源泉。

  发现怀孕连体婴儿后,孕妇要受到特别照顾,事先做好剖腹产的准备,通常在预产期前2到4周进行,也要有紧急分离手术的准备,因为一旦在分娩中或分娩后出现其中一位婴儿死亡、威胁到其中一位生存等情况,必须马上进行分离手术。

  正常情况,连体婴儿分离手术在出生后一年内进行。能否做分离手术,则要考虑下面一些因素:胎儿是否共享对生命至关重要的器官、胎儿的健康情况是否容许做分离手术、成功的几率、手术之后还要进行哪种重建手术、如果不做手术的话胎儿会面临什么问题等。

  分离手术并非唯一的选择,尽管从生理角度是最佳的治疗,这种手术很复杂,是对医学挑战,也是医学上的奇迹。

  孕期做好产检 保证优生

  怀胎十月的过程充满了喜悦、期盼,也十分的辛苦,准妈妈们应慎选一位合适的妇产科医师作为健康的守护者外,另外,还要定期作产前检查,积极配合医师的指导,这样才能保证健康宝宝的出生。那么作好产前检查,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首先:在月经没来后两周即到医院就诊,以确定是否怀孕,这有两个目的:如证实怀孕,有些事应特别注意,如用药应谨慎、有些医疗检查如X光检查等应尽量避免、维持规律的饮食及生活起居等;另一方面,可透过超声波检查,确定胚胎确实着床于子宫腔内,并了解胚胎的发育情形。

  其次,真正意义上的产前检查应在怀孕十周左右开始,此时将开始做一些血液与尿液检验,以了解孕妇基本身体状况,如有无糖尿病、肾脏病、或地中海型贫血等。

  若准妈妈有地中海型贫血,应尽快为准爸爸验血,以确定他是否也有地中海型贫血,若父母皆有,则日后出生的宝宝有四分之一的机会可能会有严重的地中海型贫血,在整个怀孕过程中应予特别注意。检查中亦应注意是否怀有双胞胎甚至连体婴的可能?此时作超声波检查,应可分辨出来。

  在怀孕十六周左右,医师一般会建议三十四岁以上之高龄产妇,作羊膜穿刺,若胎儿有唐氏症等染色体异常情况,可及早发现。至目前为止,这是诊断胎儿有无唐氏症等染色体异常之最准确的方法,但并不鼓励每位孕妇都作,因羊膜穿刺检查是一种侵入性检查,可造成流产。

  在怀孕二十周左右,应做第三次产前检查,可进行一次超声波检查,以确定有无畸胎或胎盘方面问题。

  怀孕中期,可再进行一次超声波检查,要检查胎儿的生长速度、胎儿肿瘤及胎盘着床位置是否正常等,甚至胎儿有无兔唇亦可检查出来。

  怀孕后期的产前检查,除了注意胎儿生长速度与胎位外,亦应注意有无妊娠毒血症发生,若孕妇有糖尿病、肾脏病、心脏病等全身性疾病或高血压,随着怀孕周数增加,胎儿体重增大,孕妇的负荷随之增加,很可能会加重其症状,须特别注意,应联合内科医师一同照顾孕妇。

  后期产前检查每次都作尿液检验是为了发现有无尿糖、尿蛋白情形,另外在怀孕二十八周时,可做葡萄糖筛检,以确定是否有妊娠糖尿病等。

  围产期更要做好监护性的检查工作,以确保不出现意外分娩,或出现其他危急状况。

  并且要在怀孕期,选择一位合宜的妇产科医师,为孕妇作产前检查及提供怀孕生产过程的医疗照顾,在选择医院或诊所的妇产科医师时,最基本的应注意他是否为妇产科的专科医师,如果是,表示他接受过完整的妇产专科训练。

  其次是医师的口碑、与病患的沟通应对,也需要准妈妈们仔细的观察了解。

  此外,特别要提醒准妈妈们注意,每次产前检查若有作任何的检验,下一次的产检时一定要询问医师检查的结果。有时医师门诊的病人很多,或同时有几位医师看诊,不一定记得每个人作的检查,这时有赖孕妇们能提醒并询问医师前次检查的结果及应注意事项,这是保障个人权益的重要步骤。另外,准妈妈们还应该与医师配合,以顺利地度过怀孕期,生个健康宝宝。

(责任编辑:江慧)

标签阅读:
双胞胎
婴儿
  • 咯血病人禁用哪种止咳药

    如果出现咳血要及时就医治疗,检查一下原因,如果咳血不要选用镇静或者有抑制呼吸中枢的药物。

  • 在部队里得了甲沟炎

    这个病可以局部外用抗生素软膏进行治疗,比如红霉素软膏或者是莫匹罗星软膏,疼痛明显的话加上口服的抗生素比如头孢克肟片。如果反复发作而且没有好的缓解办法可以把指甲给拔掉。

  • 较重闭合性跌打损伤怎么办

    多休息,不要过度活动,可以药物治疗,局部 热敷,一般可以逐渐恢复,不要着急。

  • 外阴痒会传染头皮痒吗

    这种情况可以口服抗真菌的药物比如氟康唑片或是伊曲康唑胶囊,外阴这里用红核妇洁洗液清洗,头皮用复方酮康唑发用洗剂洗头。

  • 停经多久开始补雌激素

    雌激素常用补佳乐,检查明确的情况下就可以开始服用戊酸雌二醇片了,再后半段加上黄体酮一起服用,效果更好

  • 地屈孕酮片吃完会腰酸吗

    治疗可以改变不良姿势、避免久坐久站、避免长时间一个姿势过久,局部可以做做热敷理疗,如果痛的严重,可以口服布洛芬或塞来昔布胶囊治疗。

  • 手气会不会蔓延到全身各处

    虽然有传染性但是用过药之后传染力会明显下降,经过治疗治愈之后就不再有传染性,常用的治疗手气的药物有盐酸特比奈芬乳膏,酮康唑乳膏,或是部分中药比如复方酮康唑软膏等。

  • 女人皮肤全身发黄是什么原因

    这种情况需要先完善肝部检查,包括肝炎病毒谱,肝胆脾彩超,肝脏功能和血常规,贫血方面主要查血常规还有贫血三项,如果都没问题的话可以补充多元维生素,加上归脾丸口服。

Q脚后跟长骨刺吃什么钙片好

王富主治医师

A

在日常生活中要多注意保暖,防止受凉,限制过多的走路以及跑跳,爬山等活动,尽量的穿宽松,舒适,柔软的厚底鞋子,避免鞋底过硬过薄,晚上可以多用热水泡脚,这样的处理一般可以有效的预防症状的发作。...[详细]

Q治疗灰指甲最好的外用药

刘静副主任医师

A

如果灰指甲比较少你可以先外用复方聚维酮碘搽剂治疗,但如果长的太多,或是亮甲治疗效果不好,你可以口服伊曲康唑胶囊或是盐酸特比奈芬片治疗。...[详细]

Q止点性跟腱炎的治疗

王富主治医师

A

这样的情况可以到当地医院的骨科就诊治疗。建议你可以先考虑注意休息,注意保暖,局部热敷或者是涂抹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膏剂,配合非甾体类的抗炎药物,比如说双氯芬酸钠或者是布洛芬胶囊来看看效果。如果不理想的话,再考虑到医院就诊治疗就可以了。...[详细]

Q胃痛呕吐怎么快速缓解

邹玲婷主治医师

A

所以平时一定要注意,不要贪吃凉食凉饮,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少吃油腻过大的食物和油炸食品。可以服用一些铝碳酸镁片,多潘立酮片。热敷一下腹部。...[详细]

声明:本站图/文均来自于网络收集,仅供病友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071号 ICP证书

Copyright ©2022-2024厦门沃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闽ICP备13021446号-22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