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不少爸爸忙着在外打拼事业,陪伴孩子的时间少之又少。但是,你知道吗?孩子的成长不可缺少父亲的陪伴。所以,希望你们为了孩子请不要再做“隐形爸爸”了。
隐形爸爸曾说:“你以为我想这样吗?还不是为了给这个家挣钱!”
隐形爸爸认为:女人带孩子不是天经地义吗?
隐形爸爸觉得:男人带孩子有失颜面。
于是,他们对孩子的成长和教育,撒手不管!
据调查显示,中国有相当数量的年轻母亲正在过着“假性单亲妈妈”的生活。年轻爸爸的大量时间被工作占据,对家庭责任显得漠不关心!“隐形爸爸”们不仅缺失了对另一半的关心和分担,更重要的是,父亲缺席了孩子成长的关键期,将会欠下不可挽回的时光债!
如何扭转“假性单亲妈妈”的局面,创造一个温馨的家庭环境?如何唤醒“隐形爸爸”的家庭责任感,让他们逐渐爱上陪孩子的感觉?改变现状从这里开始!
“隐形爸爸”误区一:带孩子就应是女人做的事情
男人们往往都会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觉得应该由女人来带孩子,于是,在家庭教育当中充当了“隐形爸爸”的角色。其实忙只是一个借口,即使有空,这些爸爸们也更愿意在家里玩玩电脑或者和朋友去打牌,而不是陪孩子做游戏或者去逛公园。
妈妈如何对应:以情动人,让爸爸知道父爱对孩子的重要性!
在一次幼儿园的调研中,发现在孩子们眼中妈妈身上都是优点,而爸爸身上缺点真不少。孩子们罗列爸爸的缺点最多为以下几种:
1、爸爸只顾上班,很晚才回家,没时间陪我玩、陪我说话
2、爸爸回到家老是上网、打牌,有时候还跟我抢电视看
3、爸爸太严肃了,脾气太坏,一点都没耐心,经常对我发脾气,还会打我
4、爸爸烧的菜很难吃,也从来没带我去吃过肯德基……
从调研结果中不难看出,现在家庭中的“隐形爸爸”并不在少数。爸爸不管孩子,不参与孩子的养育,等于告诉孩子‘你不重要、无足轻重’。爸爸们以为赚钱让孩子过好生活、上贵族学校就是爱孩子,但孩子根本不在乎这个,他们只要爸爸在身边照顾自己。
父爱对孩子的影响母亲无法替代
幼儿心理学家格塞尔曾指出:“失去父爱是人类感情发展的一种缺陷和不平衡。”亲子教育中父亲角色的存在,注入了母亲不具备的特殊元素。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研究成果也表明,“平均每天能与父亲共处两个小时以上的孩子,要比其他的孩子智商高,男孩更像小男子汉,女孩儿长大后更懂得与异性交往”。
父亲对孩子的影响,从孩子出生就已经开始,不管是在家里或是在其他陌生的场合,爸爸的出现就是孩子心目中的“我的英雄来了”。
父亲对孩子的影响力主要体现在:
男性气质:他为孩子提供一言九鼎、有担当的精神气质;
社交能力:他比母亲更会扮演社会角色,为孩子引入大度的性格熏陶、成功交流的技巧;
勇气自信:他还是与孩子手牵手的大孩子,母亲更喜欢抱着孩子成长,而父亲则牵着孩子成长,教孩子探索、凝视前方。
爸爸和妈妈的关系,将影响孩子的家庭观念形成
很少有“隐形爸爸”关注到,家庭中夫妻的亲密关系具有非常强大的复制性。父母是怎样的亲密关系,孩子也将经历相同模式的亲密关系,如同复印机的复制一样。
“隐形爸爸”需要注意的是,疏于关心妻子,或者觉得“带孩子是女人责任”,很容易造成妈妈们内心的委屈抱怨,从而引发一场夫妻大战。这时候,孩子就成了“家庭战争”的旁观者,造成孩子对“家”、“爱”等概念的负面理解。所以,要想孩子健康发展,父母必须从相互指摘、怨恨中解脱出来,在孩子面前发挥正面的榜样力量。
“隐形爸爸”误区二:孩子大些了爸爸来教也不迟
“隐形爸爸”认为孩子小的时候就应该跟在妈妈身边,让妈妈来管吃、管喝、管睡,长大了再由爸爸接过这个教育的责任和担子,来教孩子做人的道理。但其实等到孩子长大了,父亲再来扮演教育者的角色,就为时太晚了,因为孩子的许多性格已经定型。
妈妈如何应对:以理服人,让爸爸知道“孩子不可错过的关键期”!
0-3岁大脑发育就已经完成了60%,著名教育学家卡尔·威特曾说:“孩子成为天才还是庸才,不是取决于天赋的多少,而是取决于从出生到五六岁这段时间的教育”。0-6岁是孩子的成长关键期。在这个时期,孩子的动作、语言、认知、社会性、个性、行为习惯六大核心能力将迅速形成,而爸爸错失孩子任何一个成长关键期,都会影响孩子在核心领域的发展,留下一生难以弥补的缺憾。
0-6岁成长关键期,父爱的缺失将会造成:
据美、英、德等国专家进行的最新研究显示:少时患“父爱缺乏综合征”的孩子,长大后成穷人的可能要比一般孩子高5倍,中学辍学率高两倍,犯罪率高两倍;如果是女孩,长大后成为单身母亲的可能要高出3倍。
一、认知发展受阻:
缺乏父爱的孩子,认知力与完整家庭孩子相比有差异明显,突出表现为前者在方块设计、走迷宫和算术等智力测试中落后,操作分数与全量表智商分数低下。
二、性格缺陷:
缺乏父爱的孩子容易软弱、胆小,意志力薄弱,缺乏信心和毅力等。
三、面对困难的逆商低下:
缺乏父爱的孩子容易抑郁、焦虑、自尊心不强,缺乏热情,自制力弱,有依赖性。
四、身体发育障碍:
缺乏父爱孩子的身高、体重、动作及反应速度均要比同龄儿童落后一大截。
“隐形爸爸”误区三:不是我不想,而是我不会
一些爸爸也希望陪陪孩子,但是觉得自己毫无经验,孩子一哭就彻底投降;一些爸爸工作过于繁忙,现实问题如何解决?……其实,爸爸不会的,妈妈们何尝不是慢慢学会的呢?再忙的工作,也不可能占满一天24小时,面对爸爸们提出问题,我们需要给出即时可行的最优计划!
妈妈如何应对:以招拆招,智慧妈妈来规划“爸爸时间”!
第一步:划定宝宝专属的“爸爸时间”:
再忙的工作也不可能占满24小时,与爸爸沟通不管工作有多忙,每天都要抽出一定的时间和自己的孩子交流,可以是上班前早点起,也可以是下班后孩子睡觉前,具体时长跟爸爸一起来定,让爸爸感觉到容易达成。这个时间称为“爸爸时间”,细水长流,哪怕每天只有10分钟,也能够传递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二步:为“爸爸时间”填充内容:
爸爸们的教育意识可能不如妈妈多,在陪孩子的时候没有目的性,缺少成就感,所以不容易坚持。智慧妈妈需要为“爸爸时间”选择适合阅读的绘本,提供养料。选择简短而系统的故事图画书,不仅为爸爸提供了教材,还让他们从中体会到乐趣,更有助于天天坚持,形成习惯。宝宝也会对有趣“爸爸时间”充满期待,让每一天的这个时刻充满温馨互动。
第三步:从“爸爸时间”延展出爸爸形象:
通过固定的“爸爸时间”和读物形象,建立起孩子和父亲的情感通道。爸爸不在的时候,妈妈可以顺利的以温习方式和卡通形象来安抚宝宝。爸爸出差时,妈妈可以告诉孩子,爸爸是短暂的去“冒险”,派歪歪兔守护你,爸爸相信你勇敢独立,并且会尽快回来陪你;或者爸爸通过电话的方式,给宝宝讲十分钟的故事,孩子就能感受到爸爸对自己的关注,建立起安全感和自信心。
“隐形爸爸”误区四:陪孩子是个任务,完成就行
爸爸们接受了陪伴孩子成长的观念,但是缺乏早教知识,容易觉得完成任务即可,认为带着孩子看电视、陪孩子玩游戏,也是陪伴的一种。但是,在0-6岁的成长关键期,科学合理的陪伴方式才能利于孩子性格行为的培养,利于亲子感情的建立,选择具有早教功能的图画书,妈妈可以放心啦。
妈妈如何应对:以心交心,让爸爸爱上陪孩子的感觉!
小贴士:
1—3岁:习惯培养的关键期
习惯养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1—3岁是习惯培养的关键期。这个阶段的孩子喜欢模仿,好奇心特别重,自我意识逐渐萌芽发展,并进入人生第一个逆反期。在这个阶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是一种习惯,也将沉淀为性格,伴随孩子一生。
3—6岁:情商培养关键期
3—6岁是性格培养的关键期,孩子的情商大爆发。他们的情绪情感、抗挫折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怎么样?他们会养成什么样的性格?随着孩子进入幼儿园小社会,这些都将开始遇到挑战,同时也开始得到塑造。在这个阶段,情商诸方面能力的培养远远重要于具体智力的发展与知识的获得。此时孩子的任何负面心理情绪如果没有获得及时的化解,他会一生都记得,并在今后的行为中不断发挥负面影响。
2—5岁:人生第一个逆反期
随着自我意识和独立性的增强,孩子在2岁以后便会进入人生的第一个逆反期,这个时期会断断续续地持续到4、5岁。这个时期如果不能很好地化解孩子的逆反心理,其逆反行为会持续存在,并使得青春期的逆反更加严重。
2—7岁:儿童早期性教育的关键期
当你发现孩子半岁时,开始夹腿、抚摸生殖器;2岁时,开始关注异性尿尿;3岁时,开始向你追问他是从哪里来的;4岁时,说长大要跟你结婚;5岁时,面对可能发生的性侵害……你如何应对这些尴尬而难以启齿的问题?回避和错误的应对或许会伤害孩子一生。所以,儿童研究者们认为,对儿童的性关怀应从0岁开始,让孩子随着心理成长的步伐,获得他/她想要知道的有关性的知识,学会自我保护。
(责任编辑:江慧)
甲下淤血不可除外。注意休息,减少活动,可予口服复方芦丁片改善血管通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