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恋物指的是宝宝对某一物品产生强烈的依恋,并从物品中获取安全感的现象。宝宝对物品的依恋表现为一种强烈的需求,离开依恋的物品就开始焦躁、哭闹。常常抱着某些物品才能入睡、吃饭等,严重的会呈现出一种24小时形影不离的状态。
宝宝在6个月大时就可能发生恋物行为,2岁开始表现得更为强烈。宝宝2岁之前最可能对乳房产生依恋,这是一种对母体的依恋。2岁之后可能对奶嘴、奶瓶、毛毯和毛绒玩具等产生依恋。
1.乳房、奶瓶
宝宝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就是食物,对乳房、奶瓶的依恋是一种基本需求无法得到满足的表现。
2.指头、玩具或拳头
指头、玩具或拳头都是宝宝能够完全掌握的物品,能够给宝宝带来心理上的安全感,使他们更加愉悦,能够尽快地排解负面情绪。
3.毛毯
毛毯几乎可以说是仅次于奶瓶的依恋对象。长期使用过的、破旧的毛毯上留有宝宝熟悉的味道,尤其容易让宝宝产生依恋感。
4.柔软物品
柔软物品的触感能够给宝宝带来心安的感觉。
5.照顾者的身体
经常照顾宝宝的人,其身体某些部位也会成为宝宝依恋的对象,比如头发、手、耳朵等,甚至固定长度的头发才能让宝宝安然入睡。
宝宝恋物是一种寻求安全感的表现。宝宝从可以随意掌控的物品中寻求一种全新的感受,以此来代替无法从照顾者身上得到的安全感,从而减少在陌生环境里的焦虑和恐惧感。对柔软物品的依恋也是一种“肌肤饥饿”的表现。过早让宝宝独睡、初入幼儿园或者是遭遇较大的刺激都可能导致宝宝恋物行为的发生。
宝宝恋物不是一种病态行为。只要宝宝的行为、情绪、智力等方面发育正常的话,宝宝恋物行为就不是异常的,这是一种成长过程中的正常阶段,宝宝通过这样的行为完成从“完全依恋”到“完全独立”的成功过渡。
然而,如果宝宝的依恋行为处于一种极端的状态,几乎24小时都离不开自己的依恋物时,家长就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因为这种依恋会对孩子的身体、行为、情绪等发育造成很大的影响。
如果宝宝的恋物表现为一种抱着依恋物才能入睡的状态,可以不用多加干涉,不要强行地分离宝宝和他的依恋物,顺其自然就好,注意依恋物的卫生。
要帮助宝宝戒除恋物行为的话,最主要的就是给予孩子足够的关注,给他安全感。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1.转移宝宝注意力
多准备类似的依恋物作为“迁移载体”来转移宝宝的注意力,使宝宝无法“专情”,让他明白无法从无生命的物品中得到感情的交流。
2.尽量避免宝宝一个人独处
宝宝在独处的过程中,因为缺乏安全感,最容易对物品产生依恋。所以妈妈要尽量不让宝宝一个人独处。
3.营造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
在宝宝睡觉前给他讲故事,播放舒缓的睡前音乐,在卧室中留一盏小灯(不要长期使用小灯)。如果宝宝是独睡的话,等宝宝睡着了再离开房间。
4.平时多拥抱宝宝,对宝宝的头部和背部进行拍抚
对宝宝的拥抱和拍抚可以解决 “皮肤饥饿”状态,从而减轻对依恋物的触感的需求。把拥抱变成一种日常行为,让宝宝感受到你的拥抱是无条件的,你是爱他的。这样,宝宝能够获得更多的安全感。
5.多带宝宝进行户外活动
通过户外活动来使宝宝多和外界接触,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扩展自己的视野来体验生活的乐趣,将宝宝的兴趣诱导到其他地方,并以此为契机来建立家人之间的依恋感。
6.选择合适的时机来戒除宝宝恋物行为
选择宝宝压力较小的时机来进行行为的戒除,在孩子的生活坏境突然发生改变时,不要采取任何措施,例如进入幼儿园的第一天,一切要等孩子较为适应了之后再行动。
在戒除宝宝的恋物行为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不要强制性戒除,这样反而会造成宝宝情绪上的恐惧,甚至造成宝宝人格上的创伤,很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
7.进行告别仪式
在帮助宝宝戒除恋物时,可以采取某一种形式,比如引导宝宝对奶嘴说再见,然后将奶嘴彻底地收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