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是秋天的第三个节气,表示孟秋时节的结束和仲秋时节的开始,并且意味着天气已经转凉,人们会明显感受到炎热的夏天已过,凉爽的秋天已经到来,同时昼夜温差可以达到十多度,老话说:“春捂秋冻,不生杂病。”那么,宝宝如何秋冻更健康?
宝宝秋冻的意义
入秋后,天气转凉,家长不要一见冷,就急着给宝宝加衣。由暖转冷,宝宝需要要一个冷适应期,适度的秋冻,让宝宝的机体有个缓冲、调整的时间,最后完全适应寒冷的天气;秋冻能促进宝宝身体的新陈代谢,增加产热,提高对低温的适应力;秋冻可以让宝宝机体的大脑皮层、交感神经、内分泌系统一并调动起来,协调起来,活跃起来,抵抗力、免疫力、耐寒力就会增强,让宝宝更好地适应寒冷。
在逐渐变冷的环境中,宝宝经过了秋冻,接受了适度的凉爽刺激,有助于锻炼其耐寒能力,更好的健康过冬,秋冻的含义就在于此。
秋冻讲究一个“度”
不过,凡事都讲个度,宝宝适度秋冻有个度,有助于锻炼耐寒能力,但家长也不能硬生生地把孩子冻感冒了。我这位老邻居,就是没有领会秋冻的精神实质,没有吃透秋冻的精髓要义,成了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硬生生把孩子冻感冒了。
是否秋冻,视宝宝个人体质而定
秋季,是锻炼孩宝宝体质、增强其御寒能力的好时机。而是否秋冻锻炼,视宝宝个人体质而定。健康的宝宝应进行秋冻,因为健康宝宝能很快地适应气温由暖转凉的变换,经过适当的秋冻,有助于宝宝更适应寒冷的冬季;但是,平时弱不禁风的宝宝不适合秋冻,大病初愈的宝宝也就不适合秋冻。
秋冻遵循循序渐进原则
入秋后,天气逐渐转凉,刚转凉时,家长不要立即给宝宝穿上过厚的衣服,要循序渐进,逐步添加。秋天,往往早晚温差大,在早晚温度比较低时,可以适当多加一件薄薄的外套或者小马甲。等午间,天气转暖时,及时减些衣服。循序渐进,使其逐步适应外界天气的变化,提高宝宝的抗寒能力,减少感冒的发生。
判断:宝宝穿衣以手心和后背不出汗为宜
家中环境应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不要把孩子包得太严实,家长可随时摸摸孩子后背和手心,以不出汗为宜。同时孩子的衣服一定要容易穿脱,便于家长根据孩子当时的体温、出汗情况来增减。
提醒:1岁以内的宝宝体表面积相对较大,散热多,可按照“比大人多一件”的标准穿衣。3岁以上的宝宝都会自我表达冷暖,只要孩子不觉得冷就没必要多穿。可以和成人穿一样多,甚至稍微少一些,因为他们会经常活动,而且适当锻炼御寒能力可增强体质。
再比如,给孩子用凉水洗手洗脸,周岁以上幼儿用凉水擦身,3岁以上幼儿用冷水冲淋。这种一张一缩的“血管体操”,可使孩子全身血管得到锻炼,促进了血液循环,增强了血管弹性,有效地维护了心血管健康,同时可改善和增强孩子呼吸道的功能,提高肺活量,防范上呼吸道感染、流感、肺炎等疾病的发生。
秋冻牢记“四暖一凉”四字诀
秋冻要牢记“四暖一凉”四字诀,“四暖”即手暖、背暖、肚暖、足暖,“一凉”即头凉,不能盲目秋冻。入秋后,家长日常保证宝宝身体四个部位的暖和就可以了,一般情况下,只要保证宝宝这四个部位的暖和,就不会受凉患感冒、肺炎、扁桃体发炎等疾病。但是如需保证四暖,这要求家长及时给宝宝添减衣。一凉,是保证宝宝头部的散热,因为人体的散热,有很大一部分是通过头部散发出来的。
- 上一篇:想让宝宝拥有一口好牙 这篇一定要看
- 下一篇:宝宝便秘带血怎么回事 如何预防宝宝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