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扫墓 如何跟宝宝聊“死亡”

热门文章排行榜 >>2015-04-06 08:36来源:99健康网
导语

清明节即将到来,带孩子去扫墓,面对孩子种种的死亡疑问,该如何跟孩子解释?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关于清明扫墓,如何和孩子聊“死亡”,希望可以帮助到你们!

孩子多大可以去扫墓 清明扫墓 清明节扫墓

  死亡教育包括死亡的本质及意义,对死亡及濒死的态度、处理及调适。研究者普遍认为,死亡教育目标是带给社会更多温暖,令人们更加正视生命。

  专家建议家长,利用清明节气,可以带孩子去祭拜已经故去的亲人,看看墓碑,告诉他们这也是人生的一个过程。上坟扫墓过程中孩子提出有关“死亡”的问题时,家长可以大方地和孩子解释,由此让孩子从小懂得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既要珍爱生命,又要正确对待死亡。值得注意的是,应注意不同年龄孩子的接受能力,恰当地解释。小编提醒,家长向孩子解释“死亡”,过分渲染或避重就轻的方式都不可取,应注意以下几点:

  1、正面回答孩子的所有问题

  儿童教育发展中心教学主管认为,对于孩子的死亡教育一定要做正面的回答,既然孩子们提出这个问题,说明他们对这个问题有疑问,他们只是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而已。“有些家长怕孩子对死感到恐惧,不敢在孩子面前说出真相,而是捏造一些故事来哄骗。其实,这样反而会误导孩子,不能正确地看待死亡。”例如,有的家长会告诉孩子一些迷信的说法,说人死了并不是永远消失,以后还会重新开始,这样,孩子可能会认为,死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这样会导致孩子对生命不珍惜,轻易做一些危险的事。

  2、根据年龄选择不同方法

  【0-3岁】从心理学研究来看,0-3岁儿童处于对死亡认识的“分离阶段”,还无法分辨“死亡”和“分离”的差别。如果孩子不主动提关于死亡的问题,家长就没有必要刻意教育。如果孩子提起这方面问题,家长不能避而不答,也不能采取欺骗的做法。亲人去世了怕孩子难以接受就说亲人没有死,只是睡着了或者出去一段时间,这都是不正确的。

  3岁以下的孩子思维局限于他能看得到和触摸得到的东西,离开了这个范围,他就不会再关注了。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生死感触不深,很难明白什么是死亡,可以打比方地说,有一天他就像汽车一样,开走了,消失了,不再回到家里来。解释不必过多,告诉他以后都不会再看到那位亲人在身边,等他大一些,再向他说明更详细的情况。

  【3-6岁】对死亡认识的“结构性阶段”。孩子理解的“死亡”即躺下不动、不呼吸,会玩“办家家”装死,但不能辨认“生”与“死”是无法共存的。他也许会对死亡产生兴趣,问到家长关于死亡的问题,要明确地告诉他,人死是不能复生的,我们可以郑重地向死去的亲人告别,还可以向孩子解释,他们为什么会死去。

  家长可以用打比方的方式来进行,将死亡的概念具体到孩子身边能接触到的小动物、植物身上。如告诉孩子:“人也像小狗一样,在有生命的时候会陪着主人散步、玩耍,但如果生病了,或者发生了意外,它也许就会死去,那么什么是死呢?死就是生命的结束,生命结束后就不能再像活着时那样跟人玩,也不会再出现和存在,而是永远地消失了。”对于3-6岁大的孩子来说,这样的解释不仅易于让孩子接受,也能让孩子理解死亡的本质和真相。

  【6岁以后】6-12岁是对死亡认识的功能性阶段,12岁以上进入抽象思考阶段,走向成熟的死亡观。上了小学以后的孩子,一般都对死亡有了自己的认识,他们已经知道死亡是生命的结束,不会重现,这时,家长要做的是引导孩子正确地看待死亡。进而做一些安全知识的教育,如,介绍生命是很宝贵的,要如何珍惜生命,亦或是告诉孩子哪些是危险的行为,为了爱护自己,在家或是学校都要注意自己的安全,这样才能让自己幸福地生活下去。

  3、根据孩子性格“因材施教”

  性格也很重要,对悲观的孩子,要多给正面鼓励;对过于乐观的孩子,则要告诉其危险的存在。

  外向型的孩子一般会将自己的困惑讲出来,这个时候,家长就可以从故事,或者身边的人事出发,引导孩子开始逐步认识死亡。

  内向型的孩子往往比较敏感,不太擅长表达情绪,这个时候,家长就要采取主动,适时地用与死亡有关的新闻与孩子交谈,让他试着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积极地引导。

  想要找到最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对症下药,反问孩子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孩子提问了,家长可以反过来问他们:“你觉得死是什么呢?”“你觉得爷爷奶奶去世了,他们会去哪儿呢?”,从孩子的回答中家长就可以了解孩子对死亡问题的关注点和理解力,然后再选择最恰当的方式回答孩子。家长不先了解孩子的真正需求,就会产生对问题的自我的过度的解读。

  幼儿有关死亡问题的“参考答案”

  1、爷爷奶奶死了吗?

  奶奶(爷爷)到另一个世界去了,她(他)会在遥远的地方想着我们,我们也会想她(他)的,想她(他)的时候,我们就给她(他)烧烧香。每个人都会老,都会死的,就像花开了几天后就会谢了,小动物病了、老了也会死的,这是大自然的一个规律。我们活着的人,就要好好地、快乐地生活着。

  TIPS:家长不特别强化死亡的恐惧,孩子就没有太多怕的概念,不然古语怎么会说:初生牛犊不怕虎。

  2、死是怎么一回事?

  答:就像自然界中花草树木的死亡一样,当人的心脏停止跳动的时候,他就死亡了,他的身体就停止一切活动了。他不会再移动,不会再有感觉,不会感觉到快乐、饥饿、炎热和寒冷;他不会再走路、呼吸、说话和吃东西了。

  TIPS:家长在向孩子解释死亡的时候,要注意用平静、缓和的语音语调,既要保持科学,又不能冰冷生涩。不能为了渲染死亡的气氛,而故意把声音弄得低沉阴森。

  3、爸爸妈妈也会死吗?

  答:是的,我们很多年以后会死亡,但那时我们已经很老很老了。现在,只要我们每天爱吃饭、爱运动,把身体养得棒棒的,就不会那么快死亡。

  TIPS:当孩子明白死亡的含义时,大多数情况都会产生恐惧感。这时,应该舒缓孩子的情绪,给孩子安全感。

  关于死亡的常见错误回答

  在回答孩子的 “死亡”疑问时,家长往往容易给出不科学的答案,中国经济网亲子频道提醒,以下几种常见的错误应尽量避免:

  1、把“死亡”捏造成一个美丽的童话故事

  很多的父母喜欢这样做,受故事的诱惑,孩子很容易信以为真地掉进一个幻想的世界里,而将“死亡”残酷的一面忘得干干净净。父母以为用这种处理方法可以使得孩子永远生活在美好的世界里,将他们永远保护在没有伤痛的世界里。但这决不是一种健康的手法,因为往后他们很可能较难以去面对人生的真实一面。

  2、用 “去很远很远的地方旅行了”或“到天堂去了”来替代“死亡”的说法

  这种方法孩子比较能接受,可以起到安抚孩子的作用,也因此消除了失去亲人或宠物的不安和伤心。但或许时间一久孩子就会对死者,怎么去那么久?而产生抱怨,或认为他们不跟自己说声“再见”就走而怀恨在心,所以父母用旅行来代替死亡告诉孩子,也不是一种很恰当的方法。

  3、把死比喻成“睡觉

  很多大人会跟孩子说死亡就是 “安安静静地睡觉,睡好久好久永远都不起来”。在这样的描述中很容易混淆死亡和睡觉这两个事件,关于这点,身为父母的应该特别注意,否则孩子可能会害怕睡眠,甚至恐惧一睡就会不起,所以要帮助孩子理清死亡与睡眠的差别。

(责任编辑:江慧)

标签阅读:
宝宝

相关文章推荐

女性备孕怎么做 这些注意事项要记牢

官方发布 母乳喂养可持续至宝宝2岁及以上

孕期饮食很重要 准妈妈喝这些汤有好处

沈阳中亚白癜风医院

沈阳中亚白癜风医院

未知

电话:400-9911-090

成都白癜风专科医院

成都白癜风专科医院

二级医院

电话:400-005-7879

成都银康银屑病医院

成都银康银屑病医院

二级医院

电话:400-1881-130

西安仁爱白癜风医院

西安仁爱白癜风医院

未知

电话:400-602-9688

北京卫人中医医院

北京卫人中医医院

未评级

电话:010-87861678

  • 指甲紫色的 这是怎么回事呢

    甲下淤血不可除外。注意休息,减少活动,可予口服复方芦丁片改善血管通透性。

  • 皮肤起小红点有点痒

    予以抗过敏对症处理:口服左西替利嗪片及泼尼松片;外涂丙酸氟替卡松乳膏。

  • 口腔尖锐湿疣是不是

    依据图片,不能够判断为尖锐湿疣。加强口腔黏膜的清洁护理,康复新液含漱。

  • 左侧髋关节脱位

    这种疾病是先天性的发育问题引起的,这种髋关节座位是需要及时的进行复位,从而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症状。

  • 龟头有几个红点,可以看一下

    进一步去生殖科科进一步做好定期复查即可,平时保持局部清洁干燥,积极复查对比积极治疗并发症。

  • 可能患有抑郁症

    目前建议患者及时到医院的心理科或者精神科就诊,通过心理疏导以及药物治疗来缓解症状。

  • 可能患有抑郁症

    进一步做好日常调理处理,减少精神的刺激,必要时口服抗抑郁药物处理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即可。

  • 可能患有抑郁症

    老师多与患者沟通交流,这样都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平时也应该积极的预防,特别是应该保持良好的心态,多参加户外运动。

  • 用没消毒的乳头凹陷矫正器会传染什么吗

    乳头内陷需要用乳头内陷纠正器进一步纠正,不过可能恢复比较慢的,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及时对症处理即可。

养生十万个为什么
扫一扫关注我的热心医生

快速免费咨询医生

网站地图|推广合作|网站简介|联系我们|招聘|免责声明|给99健康网提意见